您的位置: 首页 > 部门动态
    15座噪声自动监测站建成投用 我市实现噪声污染精准治理
    时间:2025-03-18来源:鞍山市生态环境局作者:点击:

    近日,鞍山市15座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站全面建成投用,这些“电子耳朵”24小时值守,随时检测噪声污染源头,标志着我市噪声治理从“人防”走向“技防”,由“被动应对”转向“主动智防”,城市噪声污染治理进入新阶段。

    一、全域“听声”,15个点位织就“声音地图”

    本次投用的15座监测站如同城市声环境的“听诊器”,依据《声环境质量标准》科学布设,覆盖居民区、商业区、工业区及交通干线两侧等功能区。每座监测站均搭载智能传感设备,可实时采集等效声级、最大声级、温度、湿度、风向风速等参数,并运用声源识别技术自动判别建筑施工噪声、社会生活噪声、工业噪声、交通车辆噪声、自然声源、虫鸣、狗叫等多种噪声源。

    二、数据“把脉”,从“人海战术”到“智慧诊疗”

    传统噪声治理依赖人工巡查,存在“发现难、取证难、根治难”痛点。如今,15座监测站实时监测数据,通过5G网络直传至噪声监测平台,依据监测数据及声源识别导向,指导精准开方。15座监测站构成了智能化声环境监测网络,推动噪声污染走向实时化、精准化,让噪声污染无处遁形。

    三、全民“共治”,“一张网”托起“静享生活”

    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作用,解决群众关注的噪声热点问题。市生态环境、公安、城管、文广、住建、交通、民政等多部门联动,建立信息互通机制,对噪声违法行为实施处罚,确保了我市声环境质量逐年改善。2024年,我市功能区夜间噪声达标率为83.3%,与上年相比上升4.1个百分点。

    下一步,我市将深化“智慧监测+精细管理治理模式,在技术层面,推进监测站与城市大脑数据互通;在管理层面,建立预警机制,对连续超标区域加大巡查检查力度;在社会层面,开展“宁静小区”创建,让静音理念融入市民生活,共同营造宁静和谐的人居环境。